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城市更新催生30万部电梯增量需求 业内:突破“内卷”需要建立产业链生态圈

  • 国际
  • 2025-01-17 15:30:04
  • 20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梁枭    

  随着各地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老旧小区改造也带来了一些增量需求,比如电梯。一些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到2025年期间,全球电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8%,这部分增速和老旧电梯的淘汰和更新有关。

  然而电梯产业也是一块比较“卷”的市场,参与竞争的各类企业也很多。1月15日的一场行业论坛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到东南电梯董事长秦健聪。他提到,电梯存在类似家居产品的一种定制化特点,非常考验企业服务和居民需求的契合。

  一方面,电梯企业定制化服务的能力需要提升,另一方面又要突破“内卷”,需要建立供应商到客户之间的电梯产业良好生态圈。

  城市更新建设是普通大众关注的话题。2025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把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列为研究议题。目前,我国已实施超过6.6万个城市更新项目,累计新开工改造25万个城镇老旧小区,1亿多人从中受益。

  站在产业链的角度,城市更新项目也令电梯等出现新的增量需求。

  1月15日,在一场行业论坛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到东南电梯董事长秦健聪。他向记者表示,我国是全球电梯需求最大的国家,已经拥有大约1100万部电梯,到一定时间以后有更新改造的需求。同时在城市更新相关政策推动下,电梯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政策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大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支持力度。住建部已明确2025年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而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更新催生30万部电梯增量需求 业内:突破“内卷”需要建立产业链生态圈

  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将带动电梯更新和加装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将促进电梯产业的发展,“电梯产业目前是存量与增量并重。存量电梯的更新改造已经进入政府高度重视阶段,特别是超过15年和20年的设备,已经纳入国家更新改造规划。”

  秦健聪表示,全国范围内城市更新和老旧社区加装电梯市场很大,他预计有30万部电梯需要更新。他也看好成都的市场,认为预计有6000台至1万部电梯需要更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些行业调研报告也显示,2022年到2025年期间,全球电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8%。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其电梯保有量基本保持稳定,但其每年电梯需要量保持5%~7%的增长,主要原因是老旧电梯的淘汰和更新。

  从国内电梯产业市场看,2019年到2023年电梯产量增速大致上呈现“N”形态增长,2019年我国电梯产量约为98.10万台,2021年增长至120.45万台,2022年下降到109.38万台,2023年增长至122.37万台。这也体现出加装市场、存量替换市场贡献明显增量,对冲一部分地产下滑所导致的需求缺口。

  一个惊喜数据在于电梯“出海”。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载客电梯出口量为8.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12.7%。出口金额为17.5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6%。秦健聪表示,这符合电梯行业发展趋势,东南电梯也在通过“一带一路”拓展市场。不过,电梯企业“出海”要依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环境、国家和市场。

  从记者采访到的情况来看,尽管目前城市化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但不能简单地把电梯行业归为传统产业。秦健聪提到,电梯存在类似家居产品的定制化特点。

  “细分市场有G端(政府端)、B端(企业端)和C端(城市更新为主),很多种。”秦健聪介绍,G端市场包括航天卫星发射、核电、船舶、桥梁等,不同场景的垂直交通解决方案;B端市场主要包括服务于能源电子、生物医疗等产业场景解决方案,目前也是遍布全国各个不同的产业领域。最后一类就是C端市场,聚焦以城市更新为主,包括既有建筑加装、老旧电梯设备更新改造、家庭电梯加装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秦健聪表示,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构成电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比如说老旧社区加装电梯的解决方案就需要照顾社区施工周期短的需求,要求在一周或者两周内完成所有调试安装,要派人去对接每个小区,清楚了解需求……目前有一款豌豆电梯,就是专门针对老旧小区、政府改造试点小区等既有建筑的电梯增设工程而提供的解决方案。另外,电梯厂商还要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针对性创新,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电梯产业实际上也是一个比较“卷”的产业。以A股上市公司康力电梯(002367.SZ)为例,2023年度公司电梯产品毛利率为27.80%。在秦健聪看来,电梯企业要突破“内卷”,就需要建立供应商到客户之间的良好生态圈。

  “打破传统概念,互为客户、相互引流,通过生态圈把各自的获客成本降低,最重要的是为客户提供和创造第二价值曲线。”他说,通过产业板块协同,实现共创、共享,降低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交易成本。才有可能更好地优化供给、提升服务,比如增加更多定制化服务内容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