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2025年,投行如何转型

  • 汽车
  • 2025-01-17 18:19:02
  • 2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读数一帜

  2024年,IPO审核家数为57家,同比减少81.49%,沪深两市新增受理仅10家;49家券商股权融资业务实现主承销收入55.94亿元,同比减少77.60%。等待市场回暖的同时,投行开始拓展并购等业务

  2024年,对于券商投行来说,是颇为惨淡的一年。

  一系列下滑的数据或许会带来最为直观的冲击。2024年,首发、非公开发行、可转债、并购重组、配股审核家数合计163家,较2023年减少78.27%。其中,IPO(首次公开募股)审核家数57家,同比减少81.49%;非公开发行与可转债审核家数分别同比减少79.36%、75.76%。

  收入方面,Wind(万得)数据显示,2024年,券商股权融资主承销收入55.94亿元,同比减少77.60%。多家券商股权融资主承销收入均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中信建投同比减少81.73%,海通证券同比减少85.12%。

  面对收入的断崖式下跌,券商投行的生存开始变得艰难。一方面,投行开始积极开拓并购等业务;另一方面,降本增效成了券商们度过严冬的通用办法。《财经》了解到,整个行业都是降薪的状态,包括头部券商。面对人员过剩,一些券商进行内部人员调整,有投行人士被要求调岗至营业部、债券条线或其他分支机构。此外,一些投行人士开始转行,或尝试进入体制内工作,或做新媒体等。

  不仅如此,券商投行们也正面临更为严厉的监管。2024年,“长牙带刺”严监管态势贯穿全年。罚单数量创新高,处罚力度也加大。

  监管规则正在不断完善。2025年1月15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下称《规定》),明确了中介机构执业规范、收费原则与监管措施。证监会表示,部分中介机构在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存在收费与公司股票发行上市结果挂钩,诱发财务造假等问题,出台《规定》进一步加强对中介机构收费等相关行为的监管,防止中介机构与发行人不当利益捆绑,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投行业绩继续下滑

  从投行项目通过率来看,2024年的表现可圈可点。Wind数据显示,2024年IPO审核通过率为92.98%,高于2023年。2023年IPO通过率为90.58%。2024年,可转债、并购重组的审核通过率都高于2023年。

  但是,如果从项目数量来看,则是断崖式下滑。

  根据Wind数据,2024年,IPO审核家数为57家,而2023年这一数字是308家,同比减少81.49%。2024年非公开发行与可转债项目数量分别是58家与32家,分别同比下滑79.26%、75.76%。

  IPO节奏放缓开始于2023年下半年。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公开表态,为了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此后,IPO的步伐明显放缓。

  到了2024年,IPO节奏再度明显降速。2024年上半年,沪深市场出现IPO“零受理”局面。直至6月下旬,三大交易所重启IPO受理。6月20日,科创板、主板各新增受理了一起IPO申请。随后,IPO审核再次进入三个月的暂停期。直至9月30日才开始增加受理。从11月底开始,速度有所提升,至2024年底,新增受理7家。

  根据Wind数据,2024年全年仅有10家拟上市企业的IPO申请获受理(不包括北交所),其中上交所8家,深交所2家。

  不仅IPO,再融资、增发、可转债等投行项目数量均出现大幅下滑,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投行收入的急剧下滑。

  Wind数据显示,2024年49家券商股权融资业务实现主承销收入55.94亿元,同比减少77.60%。其中,IPO收入43.74亿元,增发9.13亿元,可转债发行收入2.92亿元。2023年,74家券商的收入为249.76亿元。

  2024年股权融资主承销收入超过1亿元的券商只有12家,2023年这一数字是33家,其中10家主承销收入超过10亿元。2024年,37家券商主承销收入不足亿元,有12家券商主承销收入不足千万。

  头部效应仍在加剧。2024年前十家券商实现主承销收入41.02亿元。市场份额为73.33%。相比2023年68.51%的市场份额,头部的市场份额更为集中。

2025年,投行如何转型

  横向比较来看,2024年赚钱能力最强的券商投行依然是中信证券,2024年实现主承销收入9.43亿元,市场份额16.87%。收入主要来源依然来自IPO,实现IPO收入6.45亿元,实现增发收入2.39亿元,可转债发行收入0.45亿元。

  华泰证券以6.21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1.11%,其中首发收入5.46亿元。中信建投与国泰君安分别实现主承销收入4.57亿元与4.13亿元,海通证券、民生证券、中金公司主承销收入分别是3.54亿元、3.10亿元、3.01亿元,中泰证券、招商证券、国金公司分列第八至第十名。

  但是,如果从纵向比较来看,各家券商股权融资的承销收入都出现大幅下滑。

  2023年中信证券股权融资主承销收入是35.95亿元,2024年同比减少73.77%;2024年中信建投同比减少81.73%,海通证券同比较少85.12%。

  券商们也正通过人员调整、策略调整实现降本增效。《财经》了解到,已经有券商开始转型至对内服务,挖掘内部项目。也有券商开始实行内部调岗以缓解压力。有投行人士告诉《财经》,公司有投行人士被要求调岗至营业部、债券条线以及其他分支机构。从投行到营业部,这种落差可谓巨大。“没人想去,但是不去没有办法,除非离职。”一位投行人士无奈表示。近几年,降薪早已成为券商行业公开的秘密。2024年,多家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财经》,薪酬已经比去年少了很多。也有投行人士表示,尽管当前没降,但再无项目可做,降薪也在预期之中。

  “如果找一个词形容投行以及投行人这一年,只有一个字——‘惨’。”一家券商投行保代说。

  残酷的现实下,2024年已经有诸多投行人选择转行,或转投实体企业,或转行体制内,或做新媒体,或转了其他行业。例如,此前先后任职国海证券、中泰证券、浙商证券的投行保荐代表人顾仔枫2024年初就成为菏泽市巨野县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华西证券保代吕馨玲出现在中国证监会2024年6月份的拟录用名单中。

  仍然驻守在券商的投行人们目前也将重点转向北交所与并购重组。2024年,北交所受理IPO项目65家,远超过沪深交易所的10家受理数量。与此同时,在政策的鼓励与推动下,并购重组异常活跃。这些都成为投行人努力新方向。

  “北交所的要求并不低,并购重组成功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于投行人来说,还是比较艰难。”一位中型券商保代表示。

  投行监管持续高压

  对于已经处在困境中的券商投行来说,面临的不仅仅是收入的大幅下降,还有更为严厉的监管。2024年,监管层多次表态加强投行“看门人”责任。

  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简称《意见》),其提出,建立对中介机构的常态化滚动式现场监管机制,督导检查保荐机构、律师和注册会计师履职尽责情况,三年一周期,原则上实现全覆盖。

  随后,证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其增加了不提前告知直接开展检查的机制,也增加了监管层现场检查的威慑力。

  同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其中亦提到,严格落实“申报即担责”要求,建立健全执业负面清单和诚信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压实投行“看门人”责任等。

  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这是继2004年和2014年之后,国务院第三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新“国九条”明确要求必须全面加强监管,确保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这也成为资本市场监管的主旋律。

  2024年12月14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在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提出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并明确四方面具体要求: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突出惩、防、治并举;进一步健全法规制度,强化执法震慑,突出提升精准性,突出“追首恶”;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增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穿透力,提升“四早”特别是早识别能力;加强监管协同,强化准入、日常监管与稽查处罚的高效衔接。

  2025年1月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规定》,明确了中介机构执业规范、收费原则与监管措施。关于券商投行的收费原则,《规定》要求,证券公司从事保荐业务,可以按照工作进度分阶段收取服务费用,但是收费与否以及收费多少不得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作为条件;证券公司从事承销业务,应当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综合评估项目成本等因素收取服务费用,不得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

  中金公司表示,《规定》的发布,对于整体证券行业而言,有利于遏制不当竞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行稳致远;对于投资银行而言,有利于推动投行充分发挥“看门人”作用,强化责任担当,加快一流投行建设;对整个市场而言,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

  近期,中证协组织起草了《证券公司保荐业务持续督导工作指引》,并向券商征求意见。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对投行持续督导业务的监管强度,多家券商因持续督导业务未能勤勉尽责而被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为落实“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持续强化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监管,压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2024年证监会组织对部分证券公司投行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情况开展了现场检查。

  从投行受到的处罚来看,罚单数量不仅创下新高,处罚力度也更大。

  仅2024年10月18日,证监会就集中公布了十余条行政监管措施,对中信建投、海通证券、中国银河、东方证券承销保荐公司、光大证券(维权)、申万宏源等11家券商及旗下保荐公司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罚,分别采取了监管谈话、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

  10月21日,中原证券因债券业务违规,证监局暂停其2024年10月17日到2025年4月16日半年期间的债券承销业务。开源证券亦因违规被暂停债券承销业务六个月。

  华西证券因在金通灵(维权)定增项目中存在违规,证监会禁止其从2024年5月14日开始的半年内提交上市申请、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及两名签字保代公开谴责,且两名签字保代两年内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与信息披露文件均不被深交所接受。

  万和证券因投行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包括内控组织架构不健全、内控部门履职不到位等问题,被暂停保荐、承销业务三个月。

  2024年,包括海通证券、中金公司、东吴证券、渤海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均因投行业务被立案调查。

  此外,发行领域反腐也持续高压。2024年11月15日,证监会原发行监管部副主任李筱强被查,11月20日,证监会原法律部副主任吴国舫被查,两人都曾任证监会第一届、二届、三届创业板发审委委员。

  1月13日召开的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强调,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对资本市场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清醒认识,全力支持配合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深化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