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提升:千亿元基金投向关键领域

  • 创业
  • 2025-01-17 23:47:04
  • 23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提升:千亿元基金投向关键领域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上海两会气氛热烈。

2024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上海市市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到,2024年上海启动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另外,去年全年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上海展业兴业,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

展望2025年,报告指出,要增强国际经济中心核心功能,加快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丰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优化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

在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看来,上海2024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果斐然。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过启动千亿元产业基金,引导资本投向关键领域,有利于助力产业升级。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源于持续的金融创新、开放政策、以及对金融生态的培育。报告体现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理解,将全面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能级。

上海投入1000亿元基金

上海两会期间,全年“成绩单”披露。龚正表示,2024年上海全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预计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市经济规模进入了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8374.2亿元、增长0.7%,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4.2%左右。

期间,改革开放红利持续释放。报告强调,去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际使用外资175亿美元左右、约合1243亿元人民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认定60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1016家和591家。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增长8.2%。

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启动运行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6个。深入推进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行动,盘活处置低效产业用地45平方公里,实施“工业上楼”项目151个,打造智造空间1015万平方米。

此外,2024年,上海市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发布“科创板八条”,实施“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上海展业兴业,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元、增长15%。

高承远认为,上海启动千亿元产业基金,引导资本投向关键领域,将助力产业升级。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成立,股交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开板运营,也将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持牌金融机构增至1782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落地,凸显上海金融开放度和国际影响力。以上这些成就源于上海持续的金融创新、开放政策,以及对金融生态的培育,为金融中心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国际经济中心核心功能进一步增强

对于上海市2025年的主要工作,龚正给出了主要预期目标: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与此同时,上海将增强国际经济中心核心功能作为2025年工作重点之一。报告指出,要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加快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促进区域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提升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完善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制度机制,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丰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供给。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行动。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优化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

“增强国际经济中心核心功能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措施,将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提升上海市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通过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丰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等措施,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金融机构及投资者需求,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些举措将有助于上海市在国际经济和金融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上海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如何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发挥各行业的“合力”作用,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邵宇从发展服务业的角度提出建议。他认为,上海在经济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服务业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配角”,而是应当与之形成互补共生的关系。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下,服务业的繁荣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为制造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为高效的服务支持。近年来上海市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的迅猛发展,正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台盟上海市委的一份提案则从外商投资的角度提出建议。提案指出,建议扩大外商投资行业准入开放程度。例如,通过降低或取消特定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拓宽外资在上海的投资渠道。此外,试点自贸区内允许外资企业在国际贸易、增值电信和金融科技等领域享受更宽松的准入政策,从而提高上海作为全球总部选址地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