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IPO辅导备案市场“变奏”,数量大幅下滑近5成,近7成奔赴北交所

  • 生活
  • 2025-02-14 19:41:04
  • 6

  专家预计,年内上交所新上市企业将在12家至20家左右、深交所新上市企业将在15家至25家左右、北交所新上市企业将在85家至110家左右。

IPO辅导备案市场“变奏”,数量大幅下滑近5成,近7成奔赴北交所

  2025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IPO辅导备案市场迎来新动态。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13日,今年新增辅导备案企业数量为64家,而去年同期为126家,同比下滑了49%。

  64家企业中,近7成拟上市板块为北交所,4成为其它板块转道北交所,10家企业曾在其他板块IPO折戟后,再度开启了上市之路。

  “IPO大跃进的时代已经不会重来,稳健、审慎或许是2025年IPO市场运行的内生动力。” 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咨询专家谭格非对第一财经说。

  都在奔赴北交所

  从新增企业的构成来看,可以发现,北交所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上市的主要选择。今年这64家新受理的辅导备案企业中,有43家企业明确拟上市板块为北交所,占比达到67%。

  而且,这43家企业中,有25家为转道而来,包括科蓝环保、坛墨质检、恒道科技、康华股份、吉宝股份等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在去年底今年初扎堆将原来的拟申报板块由创业板改为北交所。

  比如,科蓝环保董事会于1月20日公告称,根据公司自身经营情况、业务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拟将上市辅导备案板块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变更为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北交所上市,辅导机构仍为国信证券。

  另外,还有4家主板、3家创业板IPO折戟企业,亦转道北交所。

  比如,百英生物于2023年6月29日申报创业板,2024年6月21日撤回。近日,该公司在上海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拟北交所上市,辅导券商为海通证券。

  新纳科技曾于2023年3月1日申报创业板,后因政策变化,2024年6月14日撤回,2024年12月11日新三板挂牌,近日,该公司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计划登陆北京交易所,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

  家鸿口腔也是同样的路径选择,该公司曾于2020年12月9日申报创业板,后因2020年度利润规模较小且预计2021年全年业绩也未达到预期,遂于2021年12月底撤单。去年9月底,该公司挂牌新三板,今年1月向深圳证监局提交了北交所上市辅导备案材料,辅导机构为国信证券。

  华源证券分析师赵昊认为,北交所相当于给部分拟IPO企业一个窗口,2025年,北交所大概率将是IPO的主力军。

  与火爆的北交所相反,目前为止,上述64家企业中,仅2家明确为其它板块上市,包括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科蓝天”)明确拟上市板块为科创板,辅导券商为中信建投。电科蓝天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立足电能源新兴战略发展需要设立的国有控股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该公司84.50%的股权。

  另外,天津绿菱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明确拟创业板上市,辅导券商同样为中信建投。

  预计北交所年内新上市企业将在百余家

  从辅导券商来看,中信建投依旧领先,旗下辅导的项目达到7家,其次为中信证券,辅导了5家企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汽车、工业机械、化工等行业的辅导备案企业较为集中,其中半导体依旧延续了去年的申报热度。包括芯和半导体、格兰菲、亚成微电子、钜芯半导体、赛英电子、绿菱气体等一批企业启动上市辅导,产业链环节涉及EDA、GPU、设计、材料、设备等领域。

  去年,A股市场低迷,IPO节奏缓慢,由券商为舵手的包括第三方辅导机构在内的整个IPO产业链都陷入困境之中。

  “2025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在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呈现‘开门红’格局。尤其是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有利于改善A股预期回报和投资环境,从而对IPO活动产生积极影响。”谭格非说。

  当前,IPO市场多层次差异化定位的分工格局已经十分明确,即科创板将继续强化“硬科技”属性;创业板则更加突出“三创四新”,成长性指标作为重点;北交所将全面深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主阵地建设。

  谭格非预计,在上市发行态势方面,2025年将整体发展平稳,且有改善迹象。预计上交所新上市企业将在12家至20家左右,科创板占70%左右;深交所新上市企业将在15家至25家左右,创业板专精特新占比提升;北交所新上市企业将在85家至110家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占50%以上。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