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积极响应监管 逾70家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 房产
  • 2025-02-20 07:21:11
  • 5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积极响应监管 逾70家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在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纷纷落地。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已有70多家A股公司公告披露了其市值管理制度,还有不少公司表示自己的市值管理制度正酝酿出台。业内专家认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的落地意义重大,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提升,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但专家同时也提醒称,需谨防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相关机构及个人相互勾结进行“伪市值管理”。

  多家公司披露市值管理制度

  为切实推动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维护公司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正成为当前诸多A股公司的重点工作。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了公司最新制定的市值管理制度。

  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梳理上市公司公告发现,截至2月18日记者发稿,已有73家A股公司公告披露了其市值管理制度;其中,自2024年11月中旬以来公告市值管理制度的上市公司则有62家,占比超八成。还有部分公司即将出台市值管理制度,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更是成为其中主力。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南方航空、招商积余、一汽解放等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议并通过了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议案。此外,另有一些上市公司,虽暂时还没出台相关制度,但已制定了估值提升计划,如华泰股份、滨化股份等。

  监管要求是诸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落地的重要原因。2024年11月15日,证监会发布实施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方的责任,并对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长期破净公司披露估值提升计划等作出专门要求。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中央企业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健全市值管理工作制度机制,提升市值管理工作成效。

  从具体内容来看,上述A股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出发点也基本相似,即提升公司投资价值,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维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响应监管政策号召。业内专家认为,上市公司纷纷出台市值管理制度,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在证监会发布了有关市值管理的指引之后,多家公司积极响应并披露了自己的市值管理制度,表明上市公司对监管政策的重视程度以及提升自身治理水平、优化股东回报的意愿。市值管理不仅仅是为了短期股价的表现,更是一种长期战略,旨在通过改善公司基本面、增强企业竞争力和透明度等措施来实现公司内在价值的最大化。”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道。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则认为,这反映了市场对透明度和合规性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也意味着公司在治理结构、信息披露以及股东价值管理方面更加重视。

  多种工具齐发力

  具体来看,各个公司的市值管理制度也是略有差异。例如辽港股份的市值管理制度提出,公司应当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几种方式促进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包括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公司治理和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此外,还提出了市值管理监测预警机制及应对措施,指出当公司出现股价短期连续或者大幅下跌情形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财务状况,在必要时采取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等市值管理方式稳定股价。

  福德科技的市值管理制度中提出了市值管理的五大基本原则,即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常态性、主动性等原则。同时表示公司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等多种方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而在顺网科技的市值管理制度中,关于市值管理的主要方式,除了前述的几种方式外,还有经营提升、股份回购和股东增持。

  从具体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工具箱”非常丰富,各个公司行动积极,并购重组、回购增持、股权激励、现金分红等多种工具齐发力。

  证监会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披露并购重组交易2131单;上市公司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同时,为配合做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创设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近3000亿元。政策工具实施以来,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发布使用银行贷款回购增持公告,市值百亿以上公司占比超四成,政策工具的带动效应逐步显现。股权激励方面,同花顺数据显示,2024年A股公司发布747起股权激励计划,选择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标的物的方案数量占比持续提升,已超过40%,同时,激励人数明显扩容,有20多家上市公司的激励对象超过1000人,深信服、海大集团的激励对象则分别达4357人、3655人。

  2025年以来,A股公司的增持回购热潮仍在持续。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今年已有42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方案,拟回购资金上限合计达633.76亿元;此外,还有66家公司发布了73份股东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上限合计为82.76亿元。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今年以来已有260家公司披露了287个并购事件,交易标的总价值合计超过千亿元。另外,年内上市公司还发布了87起股权激励计划,深信服和华友钴业的激励对象都超过1000人。

  有助于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落地的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提升,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纷纷披露市值管理制度的现象,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于规范化的市值管理需求日益增长,也显示了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正在向更加健康、透明的方向发展。”田利辉认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其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并促使管理层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与价值创造;对于A股市场而言,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市值管理制度,市场的投资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这不仅能够提高市场的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还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规范化管理中来;对于投资者而言,市值管理制度的规范实施能够增加市场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投资参考依据。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的公平性,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付立春也认为,市值管理制度的落地,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透明度,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也意味着A股市场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市场对企业的信任度会提高,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更透明的投资环境,帮助其做出更加理性、长远的投资决策。

  中金公司分析师李求索等人也在研报中表示,良性的市值管理行为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经营质量,提升资本市场的可投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投资价值与市值的统一,提升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这有助于推动A股市场逐步实现投资端与融资端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内在稳定性。

  此外,还有专家提醒称,要谨防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与相关机构及个人相互勾结进行“伪市值管理”。例如,东北证券分析师董晨就提出几种需注意的情形:一是部分上市公司巨额分红,可能涉及大股东利益输送等问题;二是过度分红和回购可能挤压企业投资扩张空间,损害公司长期价值;三是部分上市公司同步实施回购与大股东减持,涉嫌不公平交易与利益输送;四是若股权激励达成条件过低,可能成为管理层圈钱的工具;五是高溢价并购、忽悠式重组等情形频现,严重伤害普通投资者权益;六是误导、夸大式信息披露配合股东减持套现,扰乱市场交易秩序。

有话要说...